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4]31号)和贵州省学位办《关于做好开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工作的专项检查和迎接国家抽检的通知》(黔学位办[2014]22号)文件精神,我校于2014年11月15日至25日开展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自查工作,现将我校关于开展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工作专项检查总结报告如下:
一、学校学位论文工作概况
1.高度重视,全程监控
学位论文是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是严肃处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重要依据,为打击学术造假、依法规范学位论文管理、重塑科学道德与学风环境、提升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对规范学校学位论文管理,提高学位授予质量,推进建立良好教风、学风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一方面在指导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宣传教育,秉持“明德笃学、弘毅力行”的校训,积极引导指导老师和大学生们恪守规范、秉持道德、讲究诚信;另一方面,由于我校无硕士授予点,因此学位论文全部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校不断完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运行工作机制,并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选题、开题、指导、中期检查、抽检、全检、质量分析等环节开展了全程质量监控。
2.契合实际,建章立制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是教育部颁布的首部处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部门规章,其中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情形、学位授予单位和导师职责以及各有关主体作假行为的处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2012年7月16日教育部就《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学校7月17日通过在线办公和部门公示栏转发、张贴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或电子邮件反馈。同时,学校科研处出台了《毕节学院关于加强学术道德的实施意见》(毕院政发[2012]124号),进一步对学校科研人员学术活动进行规范和他律。教务处着手草拟主要面向大学生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的《毕节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在校内进行了征求意见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令)等法律及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制定《毕节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毕院学位〔2012〕6号),并在贵州省学位办予以备案。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进行了种类划分和情形界定,明确了教学院和指导教师职责,规定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程序及其负责机构等内容,处理办法共计7章十六条,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具体详见附件1)。同时,学校还建立并完善了《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办法》、《毕节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管理办法》、《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论文(设计)质量。
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执行情况
1.办法实施基本情况
学校对每届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均要求开展专项检查工作,针对当年毕业生本科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指导、论文撰写格式、参考文献等及其材料归档进行专项检查。并给学生提供维普检测系统(试用)免费检测毕业论文。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不断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和管理规范。同时,《毕节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毕院学位〔2012〕6号)发布以来,各学院严格按照文件精神,从严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工作,严格选题、严肃开题答辩、规范指导、中期督查、认真组织本科论文(设计)全员答辩等。学校从2013届本科毕业生开始试用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质量监控,当年20个学位授予专业1990人。对参加毕业论文(设计)总数的20%进行抽检,首次检测合格率92.5%,二检合格率100%。对首次检测去除引用复制率较高的学生及指导老师进行了通报,并责令整改(附件2)。2014年正式采购使用《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采取各教学院自行上传检测,教务处后台管理的方式,对201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员检测,共计25个学位授予专业2336人。首检1961人通过,合格率84%,二检合格率362人通过,总体合格率99%,13人经过第三次检测通过,总体合格率100%(检测结果认定及处理办法见附件3)。通过检测,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撰写论文(设计)自律性、自创性,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起到重要作用。
2.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建设情况
第一,学术规范是系统工程,制度建设是根本。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环节工作和规范性是学术规范实施的重要体现,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与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制定了《毕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包含了文献的合理使用、参考文献以及引证、注释等规则。
第二,抓好四个坚持。学校成立了学风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相结合;坚持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同步、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同步、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同步;坚持从严治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相结合。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相结合的教育、预防和惩治不端行为工作体系,把学风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深入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
第三,学术规范先在建设、重在践行、贵在自律,不断完善外在约束机制和内在自律机制。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学科门类成立专家组,代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存在作假嫌疑的学位论文进行认定,解决复议及存在争议事宜。注重对《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坚持课堂嵌入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科学的人文精神。
第四,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是创业创新的基石,教育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务必脚踏实地,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诚信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在平时工作中,关注知网每月发布的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舆情动态,学校统一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诚信声明书。强化诚信是为人之道、学术之本。不断推进和加强大学生自觉维护学术诚信、自学遵守学术道德、自觉履行学术规范的教育。
3. 办法执行及处理情况
学校升本以来,在不断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对学生、指导老师、教学院明确职责,采取指导老师指导、评阅,专家互评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把关。自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行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抽检以来,至2014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全员检测。2013至2014年, 对首次检测中发现的25名学生论文(设计)中的去除引用复制率较高及指导教师进行了校内通报。本着以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责令负责学院、指导老师及学生限期整改,直至合格。通过检测工作的开展,教师、学生自律性不断提高,学院、论文指导教师严格履行职责,杜绝大学生论文(设计)的作假行为发生,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正气的育人环境建设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三、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和办法
1.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方面的主要做法
第一,积极完善各环节规章制度,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标准,严格督查,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运行规范,确保各环节工作质量,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第二,积极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搭建教学公共平台,最大限度开放各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开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工场;24小时开放图书馆数据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平台保障。
第三,本科生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综合训练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计划安排,时间,资源等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开展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内容。
第四,积极配合学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推进,把本科生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严管理,规范运行。
第五,利用好中国知网、维普等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通过论文复制比例的确定,进一步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非规范撰写、制作进行约束和惩处。
第六,严格把好四个质量关,一是选题质量关,2013届、2014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坚持结合生产、科研和社会实际,比例70%以上,其难度、工作量适当,严格要求一人一题;二是过程关,各阶段要求明确、流程清晰,监控到位。学校对毕业论文实行二级管理,要求二级学院全程监控;三是指导关,严格规范指导老师指导人数及次数,学生撰写要求及引证规范等,学生可通过自行联系检测,也可申请学校检测,确保撰写质量达到要求。学校对指导教师有严格要求,建立了指导教师奖惩制度,做到谁指导、谁负责。四是答辩关,学校要求全员答辩,所有具备毕业论文(设计)资格的本科学生必须参加并通过答辩方能获得成绩。各学院答辩委员会严格答辩过程和对结果的评判。
2.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第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紧密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需要,牢固树立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深化本科生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运行改革。在学校专业结构中,理工科专业的占有比例越来越大,毕业综合训练以采取毕业设计的方式进行的要求趋势化。对此,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测绘工程、土木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采矿工程等专业逐步从单一的毕业论文撰写向毕业设计转变,进而采取以创作、设计、汇报表演等多种广泛接触实践的方式开展毕业综合训练。指导老师指导能力从单纯的理论指导向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转变,另一方面要把面向单一的毕业论文表册向适合毕业设计、符合专业需求多形式转变,再一方面需要更新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保障理工科专业毕业综合训练的探索与改革。
第二,积极推进毕业论文(设计)的在线管理。采取网络管理方式,建立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数据库,选题数据库等数据资源。
第三,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研究。学校建立校级训练机制,重在从毕业论文(设计)或平常的科研训练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提升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规范大学生从事研究活动的学术品行。
第四,导向性的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积极培育专利申报,推动大学生专利获得直至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建设。
第五,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引进企业高管、技术人才、基础教育高级师资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
3.存在问题
第一,由于师资队伍的问题,个别学院还存在指导比(师生比)达不到文件要求,出现个别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较多的现象;在职称比例方面,由于学校教师队伍中高职称比例教师不够多,因此指导教师职称比例不尽合理,双师型导师比较缺乏。
第二,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相对滞后;
第三,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结构性问题突出,较为缺乏最新、最好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更新慢,最前沿的信息资源少。
第四,管理层级过高,需进一步改革管理机制,凸显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和运行监督。
4.后期工作思路
第一,制度是保障。积极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规章制度,确保管理与运行保障;
第二,逐步改善指导队伍结构性问题,保障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质量;
第三,推进校企、校地、校际之间的合作,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
第四,推进毕业论文(设计)的在线管理和资源建设工作;
第五,用好知网、维普的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促进学生自律;
第六,深化导向性研究,提升大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金沙js3833
2014年11月19日